根据省委统一部署,10月30日、11月4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黎明先后赴海北州海晏县、祁连县、门源县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及环境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调研。调研中,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谈话交流等方式,了解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分享经验做法、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人大系统落地生根、走深走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陈东昌,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李刚峰,海北州委书记夏吾杰,海北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钱国庆,海晏县、祁连县、门源县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祁连县八宝镇新城社区代表活动室,王黎明与基层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群众代表围坐交流,结合青海发展实际和人大工作实践,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省各级人大、人大干部、人大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学习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和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确保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要充分认识“十五五”时期青海所处的历史方位,着眼国家所需、青海所能,人大所为,自觉对标对表,锚定“十五五”目标任务,真正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产业四地”、造福人民群众结合起来,紧密联系人大依法履职加强学习贯彻,在强化法治支撑、增强监督实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好“四个机关”上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实举措为促进全省“十五五”事业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人大力量。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要充分激发各级人大代表力量,支持和保障代表发挥作用,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员、群众诉求的联络员、民生实事的监督员,进一步发挥代表联络室“民意直通车”作用,深入开展宣讲教育、理论阐释、调查研究、为民解忧等各项工作,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为我省“十五五”发展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在海晏县西海镇221一分厂四分厂、祁连县八宝镇33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部、门源县现代产业园区实地调研时,他强调,要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点面结合,多渠道寻找高质量发展方式和路径,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有效衔接,做大做强当地绿色有机农畜和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规模、形成品牌,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质增效。
调研组一行还先后深入同宝山红色教育基地、阿咪东索以及岗什卡、阴田乡措龙滩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实地查看环境保护法配套制度建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监管责任落实等情况,详细询问森林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进展。调研组一致认为,近年来,海北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转型,打造“五彩海北”,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协同发展。海北州作为“三江源”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要持续完善生态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体系;要强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执法检查,用精准监督推动法律法规落地见效;要深化普法宣传,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
